第(2/3)页 司马懿摇了摇头,“丞相说过放弃南下么?” 这… 贾逵一脸惊诧,“你的意思是?” 司马懿比出了食指,示意他小声一些,他只是淡淡的道:“揣摩丞相的心意…是取祸之道,你、我就莫要自取其祸了!” “你…就喜欢卖关子。”贾逵无奈的摇了摇头。 司马懿却淡淡的道:“子和将军与子孝将军遇刺,这一死一晕厥,表面看是大祸临头,但福祸相依,如何就没有几分恰到好处的味道!” 一时间贾逵像是被司马懿绕晕了,完全一副云里雾里的模样。 其实,他心头最大的疑惑依旧是: ——曹丞相究竟会不会放弃南下巴蜀,赶赴襄樊! … … 曹操正在仔细的读满宠的信笺。 他读到偏厢车、连弩和木牛流马时,微微有些惊讶; 读到为了抢夺这些军械,曹纯出兵落日谷时,虎豹骑悉数葬送时,他的心情更是无以复加。 读到曹仁、曹纯两位将军深夜之时大打出手,最终曹纯劈碎连弩,连弩中暗器触发,曹纯、曹仁一死一晕厥时。 曹操只感觉额头处隐隐的作痛。 “砰”的一声,他将满宠的信笺重重的砸在地面上。 他狠狠的吟出了那个罪魁祸首的名字。 “黄老邪——此黄老邪好毒的计啊!” “这次子孝与子和是中了那黄老邪的奸计了。可笑,子孝,几年来谨慎固守,却不想…这一次,输在了一个贪字上。” 这时,程昱在曹操的身边解说:“从汉中回襄樊,有陆路与水陆两个方向,距离都较长,若是按照丞相定下的规矩‘不走夜路’,那…” 不等程昱把话问完,许褚进来禀报,“丞相,徐晃将军求见。” 曹操抬头,脸色阴郁至极,“传!” 徐晃踏步进来,因为焦急,连礼都忘了行,“丞相是要动身去襄樊么?” 曹操注意到了他的失礼,不悦的皱眉。 “嗯?” 徐晃这才醒悟,慌忙的单膝跪下,“末将失礼,末将拜见丞相。” 曹操这才淡淡的问:“你是听何人所说?” 徐晃毕恭毕敬的回道:“是丞相亲口所说,既得陇,复望蜀乎?如今整个军营中都在如此传,各个将军都乱成了一锅粥,忙着收拾辎重,与丞相一道驰援襄樊。” 程昱躬身:“公明将军所言非虚,军心浮动啊!” 曹操脸色阴沉,“都学会揣摩孤的心意了。公明,你速去各营传令,就说让各营收拾齐全,待孤下令之时,三军齐齐发往荆襄与那关云长决一死战。” 这… 徐晃拱手,“末将斗胆问一句,那这段时间,我与儁乂(张郃)将军暗中训练的那些擅长山地作战的兵士,都…都白费了么?” 言外之意,徐晃是问,这么好的时机,真的不南下了么? 曹操冷冷的回道:“孤方才说的话,你没记住还是没听懂?” 徐晃忙躬身退后,“末将记住了,末将告退!” 徐晃一边退出这房间,一边迷惑的自言自语,“功亏一篑啊,功亏一篑啊…” 他略一沉思,一跺脚,大步往张郃的营寨去了。 “唉——” 伴随着一声无奈的叹息,他回忆起的是此前取下汉中时,曹操特地将他与张郃秘密召集。 那一次,两人被许褚领到了一个破旧的房间里。 房间中高挂着一张地图。 地图上标记着三条南下巴蜀的道路。 第一条金牛道,这条取名于春秋战国时期“石牛粪金、五丁开道”故事的道路。 若要从汉中抵达成都,那需要从先到褒城、到宁强,过广元、昭化、剑门、武连梓潼、绵阳、德阳最后才能南下到成都。 此间关口、险隘居多,数不胜数。 第二条是米仓道,过南江抵达巴中,所谓“巴蜀”,便是指代巴中与蜀地,此“巴中”乃是蜀地最重要的屯粮及北上屯兵之所。 第三条是荔枝道,从汉中抵达西乡,一路向南可直抵涪陵,这处是连接益州与荆州的核心要道,战略位置不言而喻。 看到这三条路… 张郃与徐晃就大致明白了什么, 而这时,曹操从门外快步走入,他看到徐晃与张郃,连忙吩咐道:“孤要取蜀中,奈何将士不擅长山地战,唯独能仰赖二位。” 说到这儿,曹操指向地图中的米仓道与荔枝道:“刘备、诸葛亮势必把重兵屯驻于金牛道上,一处剑阁极难突破,故而…孤打算亲率大军走金牛道,以此迷惑那大耳贼,公明走米仓道,儁乂走荔枝道!若丢了巴中与涪陵,那这蜀中,大耳贼坐不稳!” 徐晃尤记得当初丞相言及南下时,何等的霸道,何等德挥斥方遒? 此刻的徐晃收敛心神。 一晃…这已经是三个月前的事儿了。 三个月来,他与张郃每日都不敢怠慢,每日都在训练将士们的山地战,如今将士们的山地战略有所成,已经完全具备南下的时=条件。 且…听闻刘备入蜀后,蜀中一片混乱,人心浮动,这正是一股做气南下的良机啊! 可谁曾想… 却…却因为…因为一个襄樊,因为曹仁的遇刺晕厥,就要功亏一篑! “唉…唉…” 徐晃退下,不住的长吁短叹。 曹操则思索着冷笑,“看看,如今的这些武人,已经这么明目张胆的,来揣摩孤的心思了。” 程昱小心翼翼地说,“丞相若有意支援襄樊,那便该早下动身,以此安定汉中、襄樊两处军心,避免军心浮动啊!” 曹操斜睨了程昱一眼,“孤何时说过,要动身襄樊?” “啊…”程昱一怔,“丞相不是说‘既得陇,复望蜀’呼么?” “哈哈…”曹操爽然大笑,“你们都以为孤会动身襄樊,如此,那刘备、诸葛亮也会如此以为,从而蜀军上下尽皆松懈,如此,米仓道与荔枝道一战可定,此不为天赐的南下良机么?” 这… 曹操这话脱口,程昱一怔… 不过很快,他悟了。 丞相这…这是“明救襄樊,暗下蜀中”么? 此计高明啊! … … 夜已深,温黄的灯光下,诸葛亮羽扇纶巾的手执关羽的书信。 踏着光滑如镜的青石地面,正缓步慢踱,若有所思。 所谓——见字如晦。 看到关羽亲笔的书信,诸葛亮宛若看到了云长本人一般。 ——“孔明安好,自荆州一别,已历三载,羽不胜感慨。想昔日,吾兄弟三人结义于桃园,三顾茅庐于先生,历时已有八载…水镜先生曾有言,卧龙,凤雏,得一人可得天下,而后因兄长礼贤下士,幸中水镜先生之言,于荆州得卧龙先生……” 第(2/3)页